欢迎报考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软件工程、教育技术学、电子与通信工程)

一、学院概况
      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用友软件学院)现有教育技术学学术型硕士点,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等两个专业型硕士点,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物联网工程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1600多人。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8人,其中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9人,教授6人,副教授24人,博士35人,留学归国人员16人。

二、硕士点研究方向简介
        软件工程(专业型)
1、可信软件理论与技术
      以开放式网络环境下的软件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提升软件可信度的形式化的表示、逆向分析、测试与验证等方法的基础理论的关键技术。针对金融信息泄露、网络渗透和攻击等实际问题,研究金融、经济分析等应用软件的可信性分析与评估框架。同时,开展研制保证软件可信度的验证与测试平台。
2、商务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
      研究企业及Web数据感知、获取、管理与知识表示等方法,根据企业的应用模式,研究数据挖掘算法及大数据技术来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实现对企业运作数据的加工和处理。研究内容包括:Web数据抓取与分析技术,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方法,非结构化数据挖掘算法,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NoSQL数据库技术,基于Hadoop的分布式计算方法。
3、软件体系结构与网构软件技术
      以开放网络环境下具有自适应特性的软件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和基于构件组装的软件开发技术,重点研究构件组装正确性和自适应性以及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等关键技术,为企业应用集成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内容包括:软件构件匹配与适配、组装正确性验证、构件自适应以及软件体系结构演化等。
4、智能计算与现代优化技术
      研究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蚁群算法、演化计算、混合启发式算法、模糊逻辑等新兴现代智能计算方法的理论与应用,侧重研究最优化领域中的多种复杂问题的高效求解方法与技术。在此基础上,针对复杂环境下决策的不确定性、动态性等问题,研究软件过程改进、项目风险管理、进度控制等问题,以优化软件生命周期、评估、管理和控制模式。
        教育技术学(学术型)
1、移动学习与手机软件开发
      研究移动宽带网条件下的学习理论及相关技术,为提高移动学习质量与效率和随时随地学习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当前主要研究基于移动宽带网的远程指导、协作学习、移动情景学习等。本方向培养熟练掌握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设计技术,具有移动商务理念,能够设计移动学习系统并将之进行商业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2、ICT教育技术
      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商务等ICT(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实践,探索现代教育理论在ICT领域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系统研究提高ICT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从事ICT领域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高级专门人才。
3、财经与管理教育技术
      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将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财经、金融、管理专业教学的新手段和新方法,使该领域的教学或培训形象、直观、高效,研发该领域的模拟教学与培训软件系统。本方向培养能够设计企业管理、金融管理的模拟教学软件系统并将之进行商业推广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型)
1、金融信息安全
      作为金融、管理、电子与通信等学科领域交叉的研究方向,金融信息安全根据金融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将密码学、密钥管理、身份认证、协议和事务处理、大数据处理、嵌入式系统等IT技术运用到金融信息系统安全工程中。
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方向将从信息的自动获取、信息整合、智能服务等角度研究射频识别、传感器、“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技术。同时重点研究如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精细农业等行业中。
3、嵌入式系统设计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向将从软硬件协同设计、嵌入式体系结构、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产品设计等方面研究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及其应用。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典型开发工具,具备嵌入式通信终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
4、电子/光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电子/光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方向主要进行电能存储与转换材料及相关元器件、新型光学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的研究。着重培养学生在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光电子材料、光电子器件等相关行业从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与管理能力。

三、就业前景
        “软件工程”毕业生就业前景:
1、各政府部门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人员;
2、信息技术企业软件设计与开发人员;
3、企事业单位软件系统开发、应用与维护人员;
4、高等院校或专职研究机构的教学、科研人员。
        “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前景:
1、教育部门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
2、教育软件系统策划、设计与开发人员;
3、电视台、广告公司的数字媒体设计师、企业培训策划和培训师;
4、计算机及教育学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人员;
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前景:
1、电子领域中信息化设备的研发和设计人员;
2、通信领域中从事系统开发、运营及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
3、IT领域中从事解决方案的应用人员;
4、物流、自动化、教育、国防等领域中数字仪器的采购、管理和培训人员;
5、新材料研发、生产和管理人员;
6、电子/光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和管理人员。

四、报考要求
      招收计算机、软件工程、教育技术学、电子与通信等相关专业的符合国家报考条件的考生。
        软件工程
初试考试科目:
1、政治理论
2、英语(二)
3、数学(二)
4、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自主命题)
专业课初试参考书目:
谭浩强,《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专业课复试科目:软件工程
参考书目: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

        教育技术学
初试考试科目:
1、政治理论
2、英语(一)
3、计算机应用综合(自主命题)
4、C语言程序设计(教技)(自主命题)
专业课初试参考书目:
1、凌传繁等,《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
2、谭浩强,《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专业课复试科目:教育技术学
参考书目: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        电子与通信工程
初试考试科目:
1、政治理论
2、英语(二)
3、数学(二)
4、电路分析基础(方向1、2、3选,自主命题)、固体物理(方向4选,自主命题)
专业课初试参考书目: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方向1、2、3选)
黄昆,固体物理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方向4选)
专业课复试科目:模拟电子线路(方向1、2、3选)、电子材料(方向4选)

参考书目: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方向1、2、3选)
李言荣,电子材料,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方向4选)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江西财经大学麦庐园校区荟庐楼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
邮 编:330032
电 话:0791-83845702 朱老师
传 真:0791-83845702
QQ:1074647877 网址:http://software.jxufe.edu.cn
238A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