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竞赛日历(上)

2025年竞赛日历(上)

一、一月

1、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1)比赛时间:每年14

2)赛事概况:该赛事旨在推动高校计算机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参赛作品类型丰富,包括软件应用与开发、微课与教学辅助、物联网应用等多个类别。比赛分为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制,吸引了全国众多高校学生参与。

2、“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1)比赛时间:每年13

2)赛事概况:作为国内英语演讲领域的顶级赛事,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比赛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等多个阶段,初赛一般通过线上提交演讲视频的方式进行,后续阶段则多为现场演讲,包括已备演讲和即兴演讲环节。

二、二月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1)比赛时间:每年2月—5

2)赛事概况: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以电子设计为核心,注重考查学生的电路设计、编程控制、电子系统调试等综合实践能力。竞赛题目通常来源于实际工程应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方案设计、硬件制作和软件编程,最终实现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系统。比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和实用性。

2、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

1)比赛时间:每年2月下旬-330

2)赛事概况:该竞赛围绕嵌入式芯片与系统展开,鼓励大学生利用嵌入式技术进行创新设计。参赛作品要求基于特定的嵌入式芯片平台,实现具有一定功能和应用价值的系统。比赛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嵌入式系统设计、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推动嵌入式技术在高校的教学与应用。

3、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

1)比赛时间:每年220-331

2)赛事概况:以统计建模为核心,要求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和相关软件,对实际问题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并建立统计模型,提出解决方案。比赛旨在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参赛作品需提交完整的研究报告,包括问题背景、数据来源、模型构建、结果分析等内容。

三、三月

1、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1)比赛时间:每年36-

630

2)赛事概况:赛事围绕三维数字化技术在设计、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应用展开,鼓励学生运用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进行创新设计。

2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1)比赛时间:每年31-531

2)赛事概况:以智能制造为主题,涉及自动化控制、工业网络、机器人技术、信息化管理等多个领域。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初赛采用线上仿真竞赛形式,复赛和总决赛为现场实操竞赛。

3、“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1)比赛时间:每年322-710

2)赛事概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联合主办,以企业真实项目需求为导向,鼓励大学生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比赛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高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参赛作品涵盖软件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大数据应用等多个领域。

4、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

1)比赛时间:每年31-69

2)赛事概况:面向机器人领域的开发者。比赛涵盖机器人创意设计、机器人竞技、机器人应用开发等多个项目。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机器人设计、编程、控制等能力,促进机器人技术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

5、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


1)比赛时间:每年3-415

2)赛事概况:是一项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竞技赛事,强调机器人的自主控制、运动规划和任务执行能力。比赛设置了多个竞赛项目,如机器人足球、机器人格斗、机器人救援等。

6、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展示

1)比赛时间:一般在3月底之前

2)赛事概况: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成果展示平台,旨在促进高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成果共享。各高校通过选拔推荐优秀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加年会展示,展示形式包括展板展示、实物展示、项目汇报等。

7、“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

1)比赛时间:每年3-5

2)赛事概况:以创业模拟为核心,通过计算机模拟创业环境,让学生体验创业过程。参赛团队需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企业的创建、运营和管理,包括市场分析、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环节。通过多轮模拟运营,根据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排名。

四、四月

1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1)比赛时间:每年4

2)赛事概况: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之一,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算法设计、编程实现和团队协作能力。竞赛采用团队赛形式,每队3 名队员,在规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编程问题。比赛题目涵盖算法、数据结构、数学建模等多个领域,对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极高。

2、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

1)比赛时间:每年41-630

2)赛事概况:参赛作品涵盖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电子电路控制、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人机交互等多个方面,要求机器人具备一定的智能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能够完成特定的任务或解决实际问题。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等多个阶段,初赛一般通过提交项目方案书的形式进行评审,复赛和决赛则要求现场展示机器人的实际运行效果,并进行现场答辩。

3、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1)比赛时间:每年4

2)赛事概况:赛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机器人竞技、机器人创意设计、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等多个竞赛项目。机器人竞技项目设置了多种比赛场景,如机器人足球、机器人格斗、机器人救援等,考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感知决策等能力;人工智能算法应用项目则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要求参赛团队运用相关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4、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1)比赛时间:每年4-615

2)赛事概况:物联网领域的专业性竞赛,竞赛要求参赛团队围绕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具有一定功能和应用价值的物联网系统。参赛作品通常涵盖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感知层涉及传感器选型与数据采集,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与通信协议设计,应用层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和用户交互。比赛形式包括方案设计、系统开发和现场演示等环节,通过多轮评审,选拔出优秀的物联网设计作品。

5、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

1)比赛时间:每年430

2)赛事概况:竞赛内容涵盖网络安全漏洞挖掘与利用、恶意代码分析与防范、信息加密与解密、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构建等多个方面。比赛形式包括线上竞赛和线下竞赛两个阶段,线上竞赛主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安全知识答题和漏洞挖掘挑战,线下竞赛则要求参赛团队在现场搭建网络环境,进行实际的安全攻防对抗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