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25届毕业生:以校友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亲爱的2025届毕业生们: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当你们即将挥别校园,踏上新的人生征程时,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校友联络服务中心,带着两份特别的“礼物”与你们分享——两位“最美老班长”韩炉凤、胡治宇校友的访谈故事。他们用毕业二十年的时光沉淀,为即将远航的你们,留下了关于成长、责任与传承的温暖启示》。

一、从“毛遂自荐”到“团队凝聚”:班长之路的初心与坚守

韩炉凤校友:用热爱与担当编织班级纽带

1998年,那个毛遂自荐当班长的农村小姑娘韩炉凤,或许未曾想到,这一选择会成为她人生中最珍贵的注脚。她用“学刘胡兰、学《我选我》”的勇气,带领无线电9882班从“排名不靠前”到凝聚成“9882的大爱”集体。为了让调皮同学服从管理,她主动“打进圈子”成为朋友;为了守护班级卫生,她默默替值日生打扫;当室友深夜重病,她与老师连夜送医、组织捐款,让爱成为班级最坚实的底色。  

启示:无论是校园还是职场,真心换真心的凝聚力、关键时刻的担当力,永远是打动人心的“核心技能”。

胡治宇校友:以创意与热爱点燃集体记忆

2002级软件工程三班的胡治宇学长,用一场“操场烛光晚会”诠释了什么是“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的创造力。当教室紧缺,他带着同学用蜡烛与水桶搭建“五光十色”的露天舞台;毕业时那件签满全班名字的球衣,至今仍珍藏着青春的温度。他说:“集体活动的意义,不在于形式多华丽,而在于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我们在一起’。”  

启示:未来的职场中,灵活应变的创造力与珍视团队情感的细腻心,会让你在协作中脱颖而出。

 

二、从“代码世界”到“人生课堂”:二十年职场的破局智慧

韩炉凤:从“水土不服”到“专业组长”的跨界密码

毕业后跨越24小时车程从华东到西南,从“怕吃花椒”到“半年适应麻辣”,从“专业不对口”到“国防项目骨干”,韩炉凤校友的秘诀是:“先做人,后做事”+服从但不盲从的学习力”。她用母亲的话“做事不以东,累死都无功”提醒自己紧跟方向,用军训培养的“服从意识”锻造执行力,更用“尊重每个劳动成果”的态度凝聚团队。  

给职场新人的建议:  

1. 放低姿态:像“学会吃花椒”一样适应环境,别让“水土不服”成为借口;  

2. 主动补位:当专业不对口时,用“加班恶补知识”的狠劲破局;  

3. 情商在线:职场不仅是能力的比拼,更是“做人”的修行。

胡治宇:从“代码程序员”到“陶瓷VR探索者”的跨界启示

谁能想到,曾立志“去用友做开发”的胡治宇学长,最终因一次母校偶遇,转身成为用VR技术守护古陶瓷的教育者?他的故事印证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次选择都是新的起点。在景德镇学院,他将软件工程与当地陶瓷文化结合,用“教学中启发科研”的思路,让技术服务于文化传承。  

给考研/就业迷茫者的建议:  

1. 保持开放:别用“既定规划”限制人生可能性,机遇可能藏在一次偶然相遇中;  

2. 因地制宜:结合自身资源与环境特色,找到属于自己的“差异化赛道”;  

3. 教学相长:无论是职场还是学术,“输出”都是最好的“输入”。

 

三、致2025届毕业生:愿你带着这份“校友传承”勇敢出发

两位校友的故事,串起了江财软件人“信敏廉毅”的精神脉络:  

1. 对母校的感恩:韩炉凤说“喝水不忘挖井人”,胡治宇计划毕业20周年组织班级回访,这份“常回家看看”的情怀,是江财人最质朴的赤子之心;  

2. 对知识的敬畏:从高等数学到VR技术,他们始终相信“多学习、多阅读”是应对变化的底气;  

3. 对未来的期许:“干好每个年龄段的事”“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这是前辈对你们最真诚的祝福。

 

愿你们带着校友的星光,在未来的代码世界里编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程序,在人生的物联网中连接无限可能。无论走多远,江财软件永远是你最温暖的“初始化界面”。

校友联络服务中心  

2025年6月10